《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各地政府纷纷走上了精准治霾之路。而网格化分级管理,因其精准、科学,能有效提升治理雾霾的工作效率,全自动智能蒸馏器能为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等,成为精准治霾的新主流。济宁市率先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精准治霾,探索“互联网+ 环保”新路径,打通市、县、乡三级和行业部门环境监管责任传导隔板,打造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构成“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环保监管模式。该模式正在多个城市大力推广。2017 年环境监测设备市场低价竞争现象仍然非常严重,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压缩,并且低价中标也带来企业压缩成本、设备质量下降等问题。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的基础,愈发受到关注,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较大提升,气相色谱+ 氢火焰离子检测法(GC+FID)技术在污染源和厂界监测应用趋向成熟;超低烟尘监测系统取得突破性技术进展,解决污染源烟尘低于5mg/m3 测量下限问题,实现超低现场烟尘的有效监测;国产监测系统稳定性、精度、可靠性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大气源解析产品大幅进入国家监测站点,促进大气污染源解析、跨区域传输等方面研究的进步。此外,在监测远程化、智能化的实现以及生态环境的科学决策和精准监管等方面也都有所提升。随着各种环保政策的加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些环境治理公司、IT 公司也纷纷进入监测行业,并结合自身行业优势,打造不同侧重点的监测竞争力,如一些IT 公司从智慧环保平台切入,打造整体监测解决方案等。这对于监测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有很大影响。环境监测行业在项目模式创新方面有了很大突破,目前已有3 个监测PPP 项目相继落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也纷纷开展,为社会资本进入环境监测市场,更快地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展监测数据辅助决策打开了通道。环境监测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监测系统,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上游产业基本由外资企业占领,中端市场主要由上市企业如雪迪龙、先河环保、中环装备、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占据,下游主要为第三方环境服务企业。但从2017 年的企业发展、并购等情况来看,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都在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全自动智能蒸馏器致力于成为涵盖软件、硬件、集成、运营维护的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行业随着环保税的推进、落地将进入严格监管阶段,而环境监测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市场空间。目前,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而且环保税法实施之后,征税要有监测数据, 需要安装监测设备或第三方监测服务,这对环境在线监测设备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而且,环保税法包含的监测参数十分广泛,不仅有空气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的常规监测参数,还有重金属、VOCs、有毒有害气体等100 余种特征污染物监测参数。随着环境保护部的成立,未来环境监测设备也会向生态监测领域融合、拓展。这些都为环境监测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预计2018 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增速约在25%,环境监测仪器也将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也将形成一定的规模。环境保护部发布《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要求“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试点监测”“全面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 监测工作”。“十三五”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也指出,“要建立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将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 排放重点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主要排污口要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其他企业逐步配备自动监测设备或便携式VOCs 检测仪。到2020 年底前,在电子、包装印刷、汽车制造等VOCs 排放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随着各地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排放政策的落地,污染源和厂界VOCs 在线监测系统的市场应用将大幅增加。空气质量方面,将推动臭氧监测和环境空气PM1 试点监测,计划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7 个地区的78 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臭氧监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兰州等6 个城市组织开展环境空气PM1 试点监测,臭氧监测及PM1 技术需求突显。此外,为加快推进“2+26”城市大气组分网和光化学网监测能力建设,将依托现有的城市大气超级站和区域站,以污染较重区域和污染物传输通道为重点,组建国家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和臭氧光化学监测网,大气源解析产品将大幅进入国家监测站点,为分析颗粒物与光化学符合污染成因及治理提供科学支持。微型空气站也将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形成覆盖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网络,实现网格化预警预测、污染源清单核查、单点污染源控制等,为区域空气治理带来新的决策依据。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首次被正式写入《大气污染防治法》。量化核算交通能耗与排放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落实低碳发展理念、实现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技术基础,未来将得到广泛应用。水环境质量方面,根据《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要求,要深化水环境质量监测,有力支撑“清水行动”。组织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排名,对全国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县级城镇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开展监测,组织做好国界河流监测。水质总磷总氮、重金属监测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重点湖库蓝藻水华、富营养化的遥感监测,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水环境等的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也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土壤环境监测方面,将完善并运行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组织开展2500 个背景点和部分历史基础点监测,发布5 项土壤和沉积物标准项目,出台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土壤监测设备需求明显上升。
电话:021-51619676